返回首页>>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是当前研究生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书充分发挥案例教育的特殊作用,通过对学术行为和学术风气方面典型案例的生动描述,使研究生了解作为学业中重要环节的学术研究可能会面临哪些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问题,以及应该如何正确地处理此类问题,进而使自己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风。通过本书,希望使研究生在认知学术研究基本过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懂得学术行为规范,在学术研究的目的、态度等方面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指导自身的学术行为,避免因学术失范而影响自己的学业与未来前程。
      本书选编了100个国内外学术界发生的真实案例,分为人文社科案例篇、理科案例篇、工科案例篇、医科案例篇、学风建设案例篇共5个部分。每个案例都附有参考文献和思考题,以帮助研究生从不同的角度更好地分析思考案例,并从中获得更深入的启迪与教育、汲取经验与教训,懂得学术研究中哪些事该做与不该做,严守自律底线,做一个负责任的研究者。案例中既有正面案例,也有反面案例。正面案例突出表现杰出学者严谨的学术风格与严守学术规范的优秀事迹,为广大研究生树立榜样,养成严谨治学、潜心钻研的优良作风;反面案例侧重当事人所犯的学术错误以及受到的相应惩罚,以发挥警示效应,提醒研究生要远离学术不端这一“学术高压线”。

       学术规范问题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已长久地存在于学术共同体中,而学术共同体存在着诸多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学、科学与社会等关系,随着学术体制化与职业化的发展,学术规范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规范学术活动中的这些关系,处理这些关系应遵循什么准则,这是学术规范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科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米歇尔·福科(Michel Foucault)率先将学科看做一种知识的纪律性,是社会关于叙述规则的操控体系,而“纪律”就是纲常和律条,因此,学术规范就是调控学术主体的学术行为使之符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要求的学科规训制度,其最终目的是形成学术纪律。学术就是学术人员或学术组织结合比较专门和系统的学问,围绕知识创新而从事的各种正当活动。学术的本质要求学者诚实、实事求是、理性地对待科学。但在社会、经济、文化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学术发生了异化,某些学者的学术活动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导致了大量的违背学术伦理问题的产生。没有学术自由则不可能发现和验证真理,因此,学术自由是追求真理的先决条件,但自由与责任是相伴而生的,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学术责任是行使学术自由的先决条件,学术自由的目的是求真与求善的统一,更以求善为依归,故学术自由是有限自由。学术山头主义、门派主义是学术自由的天敌,学术权威与普通学者的关系是协作关系、民主关系。但必须对在什么情况行使学术自由、什么情况不该行使学术自由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