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表现类型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文件从教育、预防、监督、惩治等多个角度对科研不端行为进行界定,同时对其表现类型各有侧重地进行了表述。这为学术不端行为类型的认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界定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学术不端类型进行总结归纳,共得出伪造与篡改;抄袭、剽窃、侵占;伪造学术经历;不当署名;滥用学术权利和信誉;实验违规;学术泄密;违反科研伦理;重复发表;参与他人合谋隐匿学术劣迹;参与评审及审稿工作不端等26种,依据出现频次的高低,按顺序呈现如下表。

序号 类型 具体表现
1 伪造与篡改 在自己的研究结果中,故意捏造、篡改实验数据、结论或引用的资料等行为。
2 抄袭、剽窃、侵占 在学术活动过程中抄袭他人作品,剽窃他人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或实验数据、调查结果等行为;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包括:未经许可利用同行评议或其他方式获得的上述信息;未经授权就将上述信息发表或者透露给第三者;窃取他人的研究计划和学术思想据为己有。
3 不当署名 未参加实际研究或者论著写作,而在别人发表的作品中署名;未经被署名人同意而署其名等行为;或者多人共同完成研究而在成果中未注明他人工作、贡献;侵犯他人的署名权,如将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未经本人同意将其列人作者名单,将不应享有署名权的人列人作者名单,无理要求著者或合著者身份或排名,或未经原作者允许用其他手段取得他人作品的著者或合著者身份。剿窃他人的学术成果,如将他人材料上的文字或概念作为自己的发表,故意省略引用他人成果的事实,使人产生为其新发现、新发明的印象,或引用时故意篡改内容、断章取义。
4 伪造学术经历 在填写有关个人学术情况时,不如实报告学术经历、学术成果,伪造专家鉴定、证书及其他学术能力证明材料等行为;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审评定、申请学位等过程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
5 其他行为 其他违背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其他根据高等学校或者有关学术组织、相关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则,属于学术不端的行为;其他违背著作权法等法律或学术规范的行为。
6 滥用学术权利和信誉 在学术活动过程中夸大成果价值;对应经而未经学术同行评议的研究成果向媒体公布等行为。
7 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活动 包括故意损坏、强占或扣压他人研究活动中必需的仪器设备、文献资料、数据、软件或其他与科研有关的物品;采用不正当手段干扰和妨碍他人研究活动,包括故意毁坏或扣压他人研究活动中必需的仪器设备、文献资料,以及其他与科研有关的财物;故意拖延对他人项目或成果的审查、评价时间,或提出无法证明的论断;对竞争项目或结果的审查设置障碍。
8 买卖/代写论文 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
9 重复发表/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将同一研究成果向多个刊物投稿;以公开出版的会议论文集或类似出版物形式发表的成果再次发表。
10 违背社会道德 骗取经费、装备和其他支持条件等科研资源;滥用科研资源,用科研资源谋取不当利益,严重浪费科研资源;在个人履历表、资助申请表、职位申请表,以及公开声明中故意包含不准确或会引起误解的信息,故意隐瞒重要信息。
11 实验违规 违反实验操作规定,故意损坏实验器材或原料,或私自将危险性实验用品带出实验室等违反实验安全的行为。
12 学术泄密 违反有关保密规定,将保密事项对外泄露。
13 伪造科研事实 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
14 学位论文:伪造或涂改证明材料 采取伪造或涂改等手段制作推荐信、鉴定意见、评阅意见 、成绩单等有关个人学术情况的证明材料;采用不正当手段干预并影响学业成绩与各种奖励的评定,干预论文评阅或答辩等。
15 伪造与篡改 在自己的研究结果中,故意捏造、篡改实验数据、结论或引用的资料等行为。
16 违反科研伦理 在涉及人体的研究中,违反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规定;违反实验动物保护规范。
17 大量重复自引 在新作品中大量重复使用本人已发表过的研究作品。
18 擅自更改结题标准 擅自更改课题研究方向或最终成果形式、数量和质量要求。
19 违规收取版面费或不当收稿 学术期刊、岀版社及其编辑人员违规收取版面费,或使用人情稿、关系稿,谋取不正当利益。
20 违规泄露评审内容 作为评审专家或管理工作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或违反规定泄露评审内容。
21 参与或与他人合谋隐匿学术劣迹 包括参与他人的学术造假,与他人合谋隐藏其不端行为,监察失职,以及对投诉人打击报复。
22 参与评审及审稿工作不端 参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及审稿工作;在各类项目评审、机构评估、出版物或研究报告审阅、奖项评定时,出于直接、间接或潜在的利益冲突而作出违背客观、准确、公正的评价;绕过评审组织机构与评议对象直接接触,收取评审对象的馈赠。
23 妨碍他人 故意毁坏或扣压他人研究活动所必需的仪器设备、文献资料以及其他与科研有关的财物;故意拖延对他人项目或成果的审查、评价时间,或提出无法证明的论断;对竞争项目或结果的审查设置障碍。
24 妨碍学术信息 参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及审稿工作;在各类项目评审、机构评估、出版物或研究报告审阅、奖项评定时,出于直接、间接或潜在的利益冲突而作出违背客观、准确、公正的评价;绕过评审组织机构与评议对象直接接触,收取评审对象的馈赠。
25 参与商业广告宣传 以学术团体、专家的名义参与商业广告宣传。
26 打击报复 对学术批评者进行压制、打击或者报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