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中国抗疫彰显“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
- 来源:
- 新华网
- 最后修订:
- 2020-05-02
新华社记者胡喆、王琳琳、侯文坤
一个国家有多尊重生命就会挽救多少生命。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勇抗疫情。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怀胎七月的孕妇,从垂暮之年的孤寡老人到生活困难的残障人员……中国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始终把特殊群体安危视作头等大事,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全力畅通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
绝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
“挽救生命,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是中华民族融入血脉的道德坚守,也是中国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经过98天的精心救治,5月13日上午,79岁的马女士终于出院了! 2月5日,当马女士从其他医院转进北京地坛医院重症病房时,病情已非常危重,呼吸极度窘迫,随时可能因缺氧失去生命。命悬一线之际,医护人员迅速为马女士进行了插管,勉强保住了性命。然而,2月9日晚,汹涌的病情再度袭来,当晚10点多,北京地坛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景院带领团队为马女士紧急安装了体外人工膜肺(ECMO)。 保护气道、清理痰液、实施气管切开手术……照顾马女士的医护人员像走钢丝一样小心翼翼地全力抢救,确保踩准救治的每一个平衡点。
数据显示,仅武汉确诊的2500多名80岁以上高龄患者中,救治成功率接近70%,年纪最长者达108岁。极高的老年人救治成功率是中国坚持“生命至上”原则的充分体现。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个患者。
——挽救生命,中国千方百计不惜代价。ECMO是重症患者的“救命神器”,全球存量仅千余台。为最大限度满足湖北重症患者需求,通过紧急采购和国内征调,湖北一省就集中了100多台,约占全国保有量的四分之一。
——挽救生命,中国不断夯实相关保障。患者治疗费用,财政兜底负担;足额发放各类补助;外来人员、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截至3月21日,全国各级财政安排的疫情防控投入已达1218亿元。